工业除湿机厂家

常见问题
一种转轮式除湿机的制作方法
栏目:常见问题 时间:2023-02-18 11:28:28

  专利名称:一种转轮式除湿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应用于空调和工业生产中的空气除湿设备,尤其涉及其中的转轮式除湿机。

  背景技术:随着空调系统的日益广泛使用,空调系统的除湿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很多产品的生产、加工(如炼钢厂、木材加工厂、纺织品加工等)都与除湿密切相关。到目前为止,除湿的原理及其设备也是多种多样的,蒙特空气处理设备(北京)有限公司制造的转轮式除湿机(见)就是其中之一。该转轮式除湿机工作原理及其结构是(参见图1)有一个以一定的速度不断转动的蜂窝干燥转轮——它是除湿机中吸附水分的关键部件,它由特殊复合耐热材料制成的波纹状介质所构成;波纹状介质中载有吸湿剂。这种设计,结构紧凑,可以为湿空气与吸湿介质提供充分接触的巨大表面积。同时,由具有高度密封性能的材料制成的固定不动地位于干燥转轮两端的外引导隔板把该蜂窝干燥转轮分为两个区域一个为处理湿空气的270°扇形区域;另一个为干燥吸湿剂的90°扇形区域。在对空气进行除湿处理时,把待处理空气通过输送装置从该270°扇形区域的一端送入干燥转轮中,在蜂窝干燥转轮内,湿空气与吸湿介质充分接触,空气中的水份被留在吸湿剂中,最后,已除湿空气(即干空气)从该270°扇形区域的另一端送出。由于,蜂窝干燥转轮是以一定的速度不断转动的,其中吸留了水份的吸湿剂也一道转动;同时,在已除湿空气(干空气)的输出端,通过输送装置把再生用的干、热空气(也称再生空气)从90°扇形区域送入干燥转轮中,在蜂窝干燥转轮内,干、热空气把吸湿剂中吸留的水份吸走,产生的湿空气从干燥转轮的另一端排出。吸湿剂脱水后,重新又恢复到能大量吸留水份的干热状态,再转到270°扇形区域内去吸湿。如此不断循环。从上述介绍中不难看出,待处理空气→已除湿空气(干空气)这一股气流和干、热空气(再生空气)→湿空气这一股气流之间是由外引导隔板分开的其流动方向相反的气流。与现有的其他除湿装置相比较,其除湿效果较好。

  然而,由于该装置仅有一个干燥转轮。这样,当空气流过时,因为有较长的轴向距离,空气和吸湿剂附着壁之间的流动边界层逐渐增后,就严重影响了空气和吸湿剂之间水分的交换效率。另外,由于转轮部分是不断转动的,其中吸湿剂的附着壁是轮换地经过再生空气和待处理空气之间。当附着有吸湿剂的壁刚进入再生空气部分时,吸湿剂和再生空气之间的含湿量差值最大,因此此处的再生空气经过转轮后的含湿量最小;当附着有吸湿剂的壁将要离开再生空气部分时,吸湿剂和再生空气之间的含湿量差值最小,经过此处的再生空气经过转轮后的含湿量最大。由此我们看出,经过现有的转轮式除湿机处理后的再生空气在管道的各个点上是很不均衡的,也影响了除湿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除湿效率高的转轮式除湿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这样一种转轮式除湿机。与现有的转轮式除湿机相同,本除湿机包括有不断转动的蜂窝干燥转轮和位于该干燥转轮两端的分隔气流的外引导隔板,该外引导隔板把该干燥转轮分为两个工作区域;一个为处理湿空气的270°扇形区域,另一个为干燥、再生该干燥转轮内的吸湿剂的90°扇形区域。其改进之处是,所述干燥转轮有同轴布置的二至四个,且相邻的两个干燥转轮的转动方向相反。也就是说,相当于是本实用新型把现有转轮式除湿机的干燥转轮,在垂直于其轴线的方向上切开、平分成相互独立的两个、三个或者四个干燥转轮;且在运行时,让相邻的两个干燥转轮朝其相互反向的方向转动。

  与现有的仅有一个干燥转轮的转轮式除湿机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优越性是1、改进后的转轮方式,在干燥转轮内部,可以很好的破坏空气的流动边界层,增强空气和吸湿剂之间的水分的交换。

  2、借鉴热交换器中的逆流换热的原理,从这个角度看,改进后的转轮方式也可以提高的促进湿空气和吸湿剂(例如氯化锂)之间的水分交换率。

  3.改进后的转轮方式提高了转轮式除湿机的效率。因而,和没有改进的转轮式除湿机相比,在具有相同的除湿能力的情况下,改进后的转轮式除湿机可以减小使用能耗(比如降低对再生空气的加热量);或者在具有相同的除湿能力的情况下,改进后转轮式除湿机可以缩小尺寸(比如减小干燥转轮的半径等)进而节约材料、减小了使用空间。

  4、改进后的转轮方式,因为两个干燥转轮的转动方向是相反的,这样可能使通过的空气的切面方向的各个点的相对湿度趋于均匀。

  5、改进后的转轮方式,能使通过的空气的切面方向的各个点的相对湿度趋于均匀,这样更便于湿度的测量,有利于准确的自动控制。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现有转轮式除湿机的结构原理图图2——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图3——相邻的两个干燥转轮之间有引导圈的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图4——图3中引导圈的结构示意图图5——图4的轴向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转轮式除湿机(参考图2、3)。该除湿机包括有不断转动的蜂窝干燥转轮1和位于该干燥转轮1两端的分隔气流的外引导隔板2,该外引导隔板2把该干燥转轮1分为两个工作区域;一个为处理湿空气的270°扇形区域,另一个为干燥、再生该干燥转轮1内的吸湿剂的90°扇形区域。本实用新型的干燥转轮1有同轴布置的二至四个,且相邻的两个干燥转轮1的转动方向相反(由于仅画出两个干燥转轮1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就能推导三个或四个干燥转轮1的结构了,故三个与四个的未画)。干燥转轮1的驱动或传动完全是采用常规的方式与结构(例如,多台电机驱动结合带传动、或一台电机驱动结合齿轮传动等),附图中所表示的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干燥转轮1与现有的转轮式除湿机相同,它仍是以较低速度转动的而已。显然,具体转速应根据各种实际产品的规格和相关条件或要求确定;干燥转轮1的具体数量,也应根据各种实际产品的规格和相关条件或要求确定,必要时,干燥转轮1还可以多于四个。同样显然的是,与本实用新型配套的鼓风机或抽风机、加热再生空气的加热(干燥)机和相应的联动装置等均与现有转轮式除湿机的相同或类似。

  由于披露至此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完全不需创造性劳动,就能正确地实施本实用新型了。故,上述自然段的内容也是以下各例的总述,在以下各例中与本总述部分相同的内容不赘述。

  实施例1(参考图3、4、5)本例是在总述部分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除湿效率所作的改进。进一步改进之处是,在两个相邻干燥转轮1之间,安置有一个其上的内引导隔板32与外引导隔板2一一对齐的引导圈3。也就是说,该引导圈3中有形状、结构及其安装角度均与外引导隔板2相同的内引导隔板32。更具体地讲,该引导圈3是与干燥转轮1外径相同、壁厚也相同的圆环。通常,该引导圈3的轴向长度(或曰厚度)为2-15cm。显然,具体尺寸也就根据情况,随干燥转轮1尺寸大小和蜂窝孔的尺寸大小而变动——至多做有限的几次常规的实验即可确定。

  在两个相邻干燥转轮1之间增加了引导圈3后,不但能在两个相邻干燥转轮1的转向相反情况下,同样保证相关气流仍按照正常的途径运动,同时,也能防止转向相反的两个相邻干燥转轮1之间的刮擦。

  实施例2(参考图3、4、5)本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吸湿剂吸湿的均匀性所作的改进。进一步改进之处是,除有与外引导隔板2一一对齐的内引导隔板32外,该引导圈3中还有三块辅助引导隔板33。其中两块辅助引导隔板33与其内引导隔板32把干燥转轮1的270°扇形区域平分为三个小区域,另一块辅助引导隔板33与其内引导隔板32把干燥转轮1的90°扇形区域平分为两个小区域。

  在引导圈3中增加了这几块辅助引导隔板33后,干燥转轮1中的吸湿剂的吸湿均匀性又有了进一步提高,吸湿剂利用率增加了,除湿效率又有了进一步增强。

  权利要求1.一种转轮式除湿机,该除湿机包括有不断转动的蜂窝干燥转轮(1)和位于该干燥转轮(1)两端的分隔气流的外引导隔板(2),该外引导隔板(2)把该干燥转轮(1)分为两个工作区域;一个为处理湿空气的270°扇形区域,另一个为干燥、再生该干燥转轮(1)内吸湿剂的90°扇形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转轮(1)有同轴布置的二至四个,且相邻的两个干燥转轮(1)的转动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轮式除湿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两个相邻干燥转轮(1)之间,安置有一个其上的内引导隔板(32)与所述外引导隔板(2)一一对齐的引导圈(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轮式除湿机,其特征在于,除有与所述外引导隔板(2)一一对齐的内引导隔板(32)外,所述引导圈(3)中还有三块辅助引导隔板(33);其中两块辅助引导隔板(33)与其内引导隔板(32)把所述270°扇形区域平分为三个小区域,另一块辅助引导隔板(33)与其内引导隔板(32)把所述90°扇形区域平分为两个小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转轮式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转轮(1)有二个。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转轮式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转轮(1)有三个。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转轮式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转轮(1)有四个。

  专利摘要一种转轮式除湿机。本除湿机包括有不断转动的蜂窝干燥转轮和位于该干燥转轮两端的分隔气流的外引导隔板,该外引导隔板把该干燥转轮分为两个工作区域;一个为处理湿空气的270°扇形区域,另一个为干燥、再生该干燥转轮内的吸湿剂的90°扇形区域。所述干燥转轮有同轴布置的二至四个,且相邻的两个干燥转轮的转动方向相反。本实用新型能极大地增强空气和吸湿剂之间的水分交换率;或者在具有相同的除湿能力的情况下,可以缩小结构尺寸,进而节约材料、减小占用空间。通过的空气的切面方向的各个点的相对湿度趋于均匀,这样更便于湿度的测量,有利于准确的自动控制。

  文档编号F24F3/14GKSQ

  公开日2007年2月7日申请日期2006年1月27日优先权日2006年1月27日

  发明者郑洁,崔文盈,周玉礼,胡润秀,李怀玉,黄明,朱磊,舒垒申请人:重庆大学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改@)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