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除湿机厂家

知识百科
一种带加温加湿的恒温防冷凝硅胶呼吸管的制作方法
栏目:知识百科 时间:2023-01-23 20:07:05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呼吸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加温加湿的恒温防冷凝硅胶呼吸管。背景技术:[0002]现有的医院缺少用于新生儿呼吸治疗用呼吸管,患有呼吸疾病的新生儿使用的是常规患者用的呼吸管,普通患者使用的呼吸管在使用时会产生冷凝水,供新生儿使用会有窒息的危险,且常规的呼吸管不能保证恒温,因此普通患者使用的呼吸管明显不适用于新生儿使用,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带加温加湿的恒温防冷凝硅胶呼吸管。技术实现要素:[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加温加湿的恒温防冷凝硅胶呼吸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常规呼吸管不适用于新生儿使用的问题。[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0005]一种带加温加湿的恒温防冷凝硅胶呼吸管,包括两个相对称设有的呼吸管,所述呼吸管之间设有伸缩管,位于右侧的所述呼吸管的右端设有呼吸面罩,位于左侧的所述呼吸管的左端设有三通阀,所述三通阀的左侧设有进气管,所述三通阀的后侧设有加湿机构。所述呼吸管包括主管,所述主管的圆周外壁靠近两端处对称设有凸环,所述主管上靠近伸缩管的一端同轴设有限位环,两个所述凸环之间设有电热丝,所述电热丝套设在所述主管上,所述主管上还套设有外壳,所述外壳上开设有条形槽,所述电热丝位于所述主管和所述外壳之间,所述主管上靠近伸缩管的一端还设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上开设有螺纹腔,所述螺纹腔内还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主管滑动连接。所述伸缩管分别与两侧的主管相连通,所述伸缩管包括两个对称设有的螺纹环,且所述螺纹环与相对应的所述螺纹腔螺纹连接,两个所述螺纹环之间设有多个呈线性等间距分布的折痕。所述呼吸面罩与位于右侧的所述主管相连通。所述三通阀的一个出口与位于左侧的主管相连通,所述三通阀的另外一个出口与进气管相连通。[0006]优选的,所述电热丝的整体形状呈螺旋状。[0007]优选的,所述通孔的外径大于所述主管外径,所述通孔的外径小于所述限位环的外径。[0008]优选的,所述加湿机构包括加湿盒,所述加湿盒内开设有加湿腔,所述加湿腔内螺纹连接有圆块,所述圆块上呈环形等间距的设有多个气孔,所述加湿盒的前侧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三通阀的其余出口相连通,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加湿腔相连通。[0009]优选的,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加湿腔的连通处嵌设有滤网。[0010]优选的,所述加湿盒的后侧面中心处设有呈十字形的拧块。[0011]优选的,位于两个所述凸环之间的所述主管的圆周外壁上紧密粘接有铝箔。[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带加温加湿的恒温防冷凝硅胶呼吸管通过在呼吸管上设有的电热丝,能够对呼吸管内的空气进行加热,保证了呼吸管内的恒温,防止管内空气发生冷凝的现象,避免了冷凝水进入新生儿呼吸道的状况;同时设有的加湿机构,即通过在加湿腔内放置湿润的医用棉,当新生儿呼吸时,氧气和湿气可以同时进入至呼吸管内并被新生儿所吸入,此外设有的外壳,一方面对呼吸管起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另一方面其避免了电热丝直接裸露在空气中,有效的保温,防止了漏电状况的发生,解决了常规呼吸管不适用于新生儿使用的问题。附图说明[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一;[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二;[00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爆炸结构示意图;[0016]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呼吸管的爆炸结构示意图;[0017]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伸缩管的结构示意图;[0018]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加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0019]图中:1、呼吸管;11、主管;111、凸环;112、限位环;12、电热丝;13、外壳;131、条形槽;14、活动块;141、螺纹腔;142、通孔;2、伸缩管;21、螺纹环;22、折痕;3、呼吸面罩;4、三通阀;5、进气管;6、加湿机构;61、加湿盒;611、加湿腔;612、滤网;62、圆块;621、气孔;63、拧块;64、连接管。具体实施方式[00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00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0022]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0023]实施例1[0024]一种带加温加湿的恒温防冷凝硅胶呼吸管,如图1至图5所示,包括两个相对称设有的呼吸管1,呼吸管1之间设有伸缩管2,位于右侧的呼吸管1的右端设有呼吸面罩3,位于左侧的呼吸管1的左端设有三通阀4,三通阀4的左侧设有进气管5。呼吸管1包括主管11,主管11的圆周外壁靠近两端处对称设有凸环111,主管11上靠近伸缩管2的一端同轴设有限位环112,两个凸环111之间设有电热丝12,电热丝12套设在主管11上,主管11上还套设有外壳13,外壳13上开设有条形槽131,电热丝12位于主管11和外壳13之间,主管11上靠近伸缩管2的一端还设有活动块14,活动块14上开设有螺纹腔141,螺纹腔141内还开设有通孔142,通孔142与主管11滑动连接。伸缩管2分别与两侧的主管11相连通,伸缩管2包括两个对称设有的螺纹环21,且螺纹环21与相对应的螺纹腔141螺纹连接,两个螺纹环21之间设有多个呈线性等间距分布的折痕22。呼吸面罩3与位于右侧的主管11相连通。三通阀4的一个出口与位于左侧的主管11相连通,三通阀4的另外一个出口与进气管5相连通。[0025]在本实施例中,电热丝12的整体形状呈螺旋状,电热丝12通过导线与电源电性连接,螺旋状的电热丝12便于对主管11进行加热,提高加热的效率。[0026]进一步的,通孔142的外径大于主管11外径,通孔142的外径小于限位环112的外径,限位环112防止活动块14从主管11上脱离,进而便于活动块14在伸缩管2和呼吸管1之间起到连接的作用。[0027]除此之外,位于两个凸环111之间的主管11的圆周外壁上紧密粘接有铝箔,铝箔的设置一方面便于对主管11进行加热,另一方面,避免电热丝12直接与主管11接触,避免电热丝12可能对主管11造成的软化状况。[0028]需要补充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主管11和外壳13均采用硅胶材质制成,硅胶材质质地柔软,具有一定的韧性和拉伸性,使用该材质便于一方面提高了使用舒适度,另一方面提高了其使用寿命。此外,外壳13的圆周内壁上紧密粘接有铝箔,其避免了电热丝12直接与外壳13接触,避免电热丝12可能对外壳13造成的软化状况。[0029]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多个折痕22为首尾依次紧密粘接组成,同时该由多个折痕22组成的伸缩管2具有伸展和收缩的特性,且设置该伸缩管2,便于改变呼吸管1的长度,便于医护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使用。[0030]请参见图6,三通阀4的后侧设有加湿机构6。具体的,加湿机构6包括加湿盒61,加湿盒61内开设有加湿腔611,加湿腔611内螺纹连接有圆块62,圆块62上呈环形等间距的设有多个气孔621,加湿盒61的前侧设有连接管64,连接管64的一端与三通阀4的其余出口相连通,连接管64的另一端与加湿腔611相连通。[0031]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管64与加湿腔611的连通处嵌设有滤网612,滤网612能够防止异物进入至呼吸管1内,避免了异物造成新生儿窒息的危险。[0032]进一步的,加湿盒61的后侧面中心处设有呈十字形的拧块63,拧块63便于将圆块62拧在加湿腔611内,较为省力。[0033]此外,本实施例中的加湿腔611内设有湿润的医用棉,且医用棉可以使用葡萄糖水进行加湿,当氧气经进气管5进入加湿腔611时,加湿腔611内的湿气同步进入至呼吸管1内(根据伯努利效应,即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吸入的氧气含湿量增加)。[0034]本实施例的带加温加湿的恒温防冷凝硅胶呼吸管在使用前,使用人员首先将两个活动块14上螺纹腔141分别拧紧在伸缩管2两侧的螺纹环21上,即可完成对呼吸管1的安装;[0035]本实施例的带加温加湿的恒温防冷凝硅胶呼吸管在使用时,使用人员将进气管5与氧气输入设备进行连接,同时氧气经进气管5进入至呼吸管1内,同时使用人员接通电热丝12的电源,电热丝12逐渐加热主管11,同时主管11内的氧气温度增加,最后氧气经呼吸面罩3被新生儿吸收。[003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改@)

本文标签: